BIM技术与“云”智能建造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BIM技术在国内建筑业的日益普及,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现场施工管理,实现高科技与传统管理的有机结合,使BIM技术真正服务于项目生产,已经成为摆在建筑施工单位面前的一道新课题。业内人士认为,将BIM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工程建造上,建立工程智能建造云平台是建筑业信息化的战略选择。
BIM技术的应用与信息化发展策略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工程项目专业主管对现场进行技术交底与检查时,需带齐各专业图纸,有时候甚至要带上项目综合图,既累赘、影响工作效率,也易造成沟通的不顺畅。而BIM技术的应用需要电脑,往往也是在办公室进行,即便是手提电脑,进入施工现场也极为不便。技术人员在进行技术交底时,常规作法是在办公室根据拟交底的内容在BIM模型上选择视角并打印好图纸,在交底过程中,如果交底内容发生变化,则需回到办公室重新进行打印,既浪费人力与时间,也造成了办公耗材的浪费。
在管理信息化方面,从最初单个软件的应用到多系统的集成,目前已经完成移动平台的部署,实现了PC端向移动端的转变。此外,一些施工单位在推进工程建造信息化过程中,运用了物联网、大数据等多种信息技术,同时结合不同技术的特性进行集成研究,应用于工程项目实际建造过程,打造“智慧工地”。
物联网及BIM技术项目级应用实践
BIM技术在项目级的应用,可以解决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在过程设计中,运用BIM技术综合排布,可以指导预设加工和布置。针对异形结构项目,可以对幕墙进行深化设计,用以指导幕墙的生产与安装。在测量放样中,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测量放线工作由劳务队完成,通常采用三角测量和拉钢尺的方式进行作业,工作方法粗糙,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空间局限性较大,关键的缺陷是其施工精度不够,导致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利用BIM云平台,将BIM模型带到施工现场,与智能全站仪进行集成应用,使现场测量与定位更加精确。将BIM技术与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建立虚拟现实模型,可用来指导施工、校核三维空间、检测净高和校对图纸等,即使坐在办公室也可以体验“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尝试利用BIM模型的信息化功能进行物业管理。通常的方式是在所有设备上张贴二维码,通过扫描获取构件的ID号后,再通过BIM模型的ID号获取构件信息。而二维码数量庞大,制作张贴难度大,容易损坏,超高和隐蔽构件的二维码的获取难度尤其大。一些施工单位通过云平台技术,实现了模型的构件与现场构件的一一对应,建立了多个物业管理的分区巡更视角管理系统。云平台成员打开相应空间的视角,利用Ipad的陀螺仪和操纵杆能快捷地找到相应的构件并获取构件信息,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并从根本上解决了超高、隐蔽构件的可视信息管理。
此外,通过物联网和BIM技术,一些施工单位在临时照明分析、安全疏散模拟、VR应急演练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一体化系统、数字地铁智慧工地平台、智能化绿色施工自评价系统、智能化模架体系监控系统应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工程建造信息化企业级实践与探索
工程建造信息化企业级应用是当前我国正在做的事情。按照“服务生产、集成应用、智能管控、务求实效”的原则,一些企业提出建立工程建造信息集成云平台,并提出了具体目标:一是实现建造过程模拟,进度质量可预判;二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安全风险自动预警;三是实现实施过程可视化,管理远程控制;四是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人员认为,建设这个平台,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企业、项目管理需求。对于项目层面而言,就是要实现建造过程自动化,提高项目生产力。一是替代手工,提升工作效率。通过“云、大、物、移、智+BIM”等先进技术及其综合应用,将施工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进行实时、动态采集。二是实现项目协同管理。实现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多方工作协作,实现模型管理,利用工程模型集成技术、质量、安全等业务管理。三是单项目自动化门户。集成项目生产数据,实时动态反映项目生产情况。在企业层,要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智能数据分析与预警。利用工程信息集成云平台,实现项目过程数据采集、智能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与预警管控,积累企业数据资产。分(子)公司或指挥部,要实现所属项目实时在线监管,动态管理项目施工过程。
工程建造信息化社会级应用探索
BIM技术应用经历了2008年~2012年的可视化应用初级阶段,2013年至今的信息化应用中级阶段,未来将进入智能化应用高级阶段。在高级阶段,企业级、社会级应用将成为主流,我们将重点关注BIM数据在工程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管理主体的集成应用。
通过企业级应用,将BIM技术应用拓展开来,对数据进行采集,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例如,在湖南省,将智慧工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形成省级或者行业大数据管理平台,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另外,我们把多元异构项目的BIM数据进行融合,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对模型进行轻量化,通过移动端设备就可以实现在线浏览。利用BIM数据存储、传输与计算的混合云技术,通过公有云和私有云混合应用的方式,完成了数据管理的难题。而在拥有海量数据后,可以为政府和行业有关企业提供工程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现场参建单位众多,如何快速、便捷地将最新的设计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技术人员,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进行交底,确保施工不出现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分布式云平台技术,建立云平台工作组,由管理员根据设计变更情况进行数据更新,工作组成员在wifi环境下打开Ipad,即可收到模型更新信息,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确保施工质量。云平台工作组成员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应用ipad实时记录问题并保存视点,在wifi环境下将检查信息上传至云平台工作组,或定向发送给工作组相关成员,还可就施工难点、技术疑难问题进行实时沟通,实现实时动态校验和多个用户之间的多方监控、快捷沟通。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谁能抢先掌握最新的信息化工具,谁就能抢占发展的先机。为此,将BIM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工程建造上,建立工程智能建造云平台是建筑业信息化的战略选择,将BIM应用与云计算技术从台式电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项目团队所有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在BIM技术应用与云计算技术应用方面取得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的效果。(中国建设报)
BIM技术的应用与信息化发展策略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工程项目专业主管对现场进行技术交底与检查时,需带齐各专业图纸,有时候甚至要带上项目综合图,既累赘、影响工作效率,也易造成沟通的不顺畅。而BIM技术的应用需要电脑,往往也是在办公室进行,即便是手提电脑,进入施工现场也极为不便。技术人员在进行技术交底时,常规作法是在办公室根据拟交底的内容在BIM模型上选择视角并打印好图纸,在交底过程中,如果交底内容发生变化,则需回到办公室重新进行打印,既浪费人力与时间,也造成了办公耗材的浪费。
在管理信息化方面,从最初单个软件的应用到多系统的集成,目前已经完成移动平台的部署,实现了PC端向移动端的转变。此外,一些施工单位在推进工程建造信息化过程中,运用了物联网、大数据等多种信息技术,同时结合不同技术的特性进行集成研究,应用于工程项目实际建造过程,打造“智慧工地”。
物联网及BIM技术项目级应用实践
BIM技术在项目级的应用,可以解决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在过程设计中,运用BIM技术综合排布,可以指导预设加工和布置。针对异形结构项目,可以对幕墙进行深化设计,用以指导幕墙的生产与安装。在测量放样中,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测量放线工作由劳务队完成,通常采用三角测量和拉钢尺的方式进行作业,工作方法粗糙,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空间局限性较大,关键的缺陷是其施工精度不够,导致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利用BIM云平台,将BIM模型带到施工现场,与智能全站仪进行集成应用,使现场测量与定位更加精确。将BIM技术与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建立虚拟现实模型,可用来指导施工、校核三维空间、检测净高和校对图纸等,即使坐在办公室也可以体验“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尝试利用BIM模型的信息化功能进行物业管理。通常的方式是在所有设备上张贴二维码,通过扫描获取构件的ID号后,再通过BIM模型的ID号获取构件信息。而二维码数量庞大,制作张贴难度大,容易损坏,超高和隐蔽构件的二维码的获取难度尤其大。一些施工单位通过云平台技术,实现了模型的构件与现场构件的一一对应,建立了多个物业管理的分区巡更视角管理系统。云平台成员打开相应空间的视角,利用Ipad的陀螺仪和操纵杆能快捷地找到相应的构件并获取构件信息,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并从根本上解决了超高、隐蔽构件的可视信息管理。
此外,通过物联网和BIM技术,一些施工单位在临时照明分析、安全疏散模拟、VR应急演练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一体化系统、数字地铁智慧工地平台、智能化绿色施工自评价系统、智能化模架体系监控系统应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工程建造信息化企业级实践与探索
工程建造信息化企业级应用是当前我国正在做的事情。按照“服务生产、集成应用、智能管控、务求实效”的原则,一些企业提出建立工程建造信息集成云平台,并提出了具体目标:一是实现建造过程模拟,进度质量可预判;二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安全风险自动预警;三是实现实施过程可视化,管理远程控制;四是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人员认为,建设这个平台,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企业、项目管理需求。对于项目层面而言,就是要实现建造过程自动化,提高项目生产力。一是替代手工,提升工作效率。通过“云、大、物、移、智+BIM”等先进技术及其综合应用,将施工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进行实时、动态采集。二是实现项目协同管理。实现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多方工作协作,实现模型管理,利用工程模型集成技术、质量、安全等业务管理。三是单项目自动化门户。集成项目生产数据,实时动态反映项目生产情况。在企业层,要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智能数据分析与预警。利用工程信息集成云平台,实现项目过程数据采集、智能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与预警管控,积累企业数据资产。分(子)公司或指挥部,要实现所属项目实时在线监管,动态管理项目施工过程。
工程建造信息化社会级应用探索
BIM技术应用经历了2008年~2012年的可视化应用初级阶段,2013年至今的信息化应用中级阶段,未来将进入智能化应用高级阶段。在高级阶段,企业级、社会级应用将成为主流,我们将重点关注BIM数据在工程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管理主体的集成应用。
通过企业级应用,将BIM技术应用拓展开来,对数据进行采集,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例如,在湖南省,将智慧工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形成省级或者行业大数据管理平台,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另外,我们把多元异构项目的BIM数据进行融合,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对模型进行轻量化,通过移动端设备就可以实现在线浏览。利用BIM数据存储、传输与计算的混合云技术,通过公有云和私有云混合应用的方式,完成了数据管理的难题。而在拥有海量数据后,可以为政府和行业有关企业提供工程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现场参建单位众多,如何快速、便捷地将最新的设计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技术人员,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进行交底,确保施工不出现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分布式云平台技术,建立云平台工作组,由管理员根据设计变更情况进行数据更新,工作组成员在wifi环境下打开Ipad,即可收到模型更新信息,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确保施工质量。云平台工作组成员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应用ipad实时记录问题并保存视点,在wifi环境下将检查信息上传至云平台工作组,或定向发送给工作组相关成员,还可就施工难点、技术疑难问题进行实时沟通,实现实时动态校验和多个用户之间的多方监控、快捷沟通。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谁能抢先掌握最新的信息化工具,谁就能抢占发展的先机。为此,将BIM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工程建造上,建立工程智能建造云平台是建筑业信息化的战略选择,将BIM应用与云计算技术从台式电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项目团队所有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在BIM技术应用与云计算技术应用方面取得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的效果。(中国建设报)
更多..通知公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