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市政工程质量监控
淄博政达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王哲 刘礼晗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前控制。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此。
施工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只有将以下几个重点环节纳入监控,才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施工质量处于预控状态。
1、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保证书,还要检查进场实物,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相应材料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施工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3、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范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
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4、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道路基础施工中的基坑回填是关键部位,灰土基层中的灰土拌和是个关键部位,在人行道铺装工程中,道路交叉口铺装、人行横过街铺装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二种含义,一是新技术、新工艺,因是第一次施工,质量无把握,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如道路基坑回填不密实、灰土基层“翻浆起皮”、沥青砼面层“拥包泛油”、混凝土施工振捣不密实、砌体粘结率差等质量通病。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抓项目质量监控必须安排好交叉作业,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
在施工阶段,往往是多工种、全方位交叉作业,是管理难度较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除各分项工程要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外,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交叉作业,抓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上。合理安排交叉作业,一是要合理安排工序,解决好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施工质量;二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保证各分项工程必要的技术间歇;三是要合理安排人力以保证工期并防止窝工。
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是保证工程最终质量的关键。所谓“细部处理”,是一种习惯说法,它包含两层意思:“细部”一般是指大面积施工以外的细小部位、各分项工程接合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交接处。例如:道路与桥梁的衔接、沥青砼路面与混凝土路面的衔接、人行道铺装与沥青砼路面的衔接、检查井周围的处理、雨水斗周围的处理等等。这些部位的质量在规范和标准中难以用定量的方法进行描述,大部分没有具体规定。但这些部位都是影响观感质量的重要部位,体现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关键部位,做好了能够对整个工程质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处理”二字说明了这些部位一般无设计规定、无规范要求,不太明确,要靠现场施工管理者、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进行恰当的处置。
抓好细部处理,一是要抓好预防预控,即把问题想在前矛盾解决在前。例如:人行道铺装时就应考虑混凝土垫层的高程、平整度,铺装板块的厚度、颜色、坡度、接茬方式等问题;二是要统一标准、统一工具、统一做法,即在一个单位工程的不同部位相同的做法要一致。例如:道路交叉口人行道铺装时就应保证四个圆弧内的铺装方案一致,四条人行过街要对应一致;三是要精工细做或精雕细凿。例如嵌缝、接茬等活必须选派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工人精心操作;四是要把重点放在不同分项、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相交处和最后的“交活..工序上。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最后的交活工序既要保证本工序质量,又要弥补前面工序的不足或缺陷,起到“收口"的作用。
成品保护在施工阶段尤为重要,要在一开始就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做好有利于成品保护的交叉作业安排,防止相互破坏或污染,减少翻修或返工损失,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明确了质量监控重点,还要具有相应的监控方法与手段。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1、技术复核、材料试验
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测量放线、引测水准点标高、各结构层标高、厚度、平整度等方面。材料试验即对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成品、半成品(石灰、石子、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监理单位具有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试验检测手段和测量检测手段是必要的,也有由业主单位提供具有相当资质的试验和测量单位做好监理的协助工作。对测量放样的准确性控制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是质量控制中很重要的环节。
2、抽检、旁站检测
在做好了以上工作的同时需要重视并加强质量控制的现场监控工作,要求监控人员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测等形式,按施工程序及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随机检查,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能够保证检查的部位和内容真实反映施工质量状况,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检测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旁站检测是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质量的主要监测手段,不仅要求监控人员具备现场质量控制工作的相应素质,避免“想当然”的人为因素,并且需要加强合同意识,吃透合同规定,避免出现问题时措手不及,要及时果断地处理现场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3、打压、试通检验
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在道路施工中,往往因为管线不通迫不得以对道路进行“开膛”,重新修补管线,更有甚者道路上形成“拉链”,多次破路修补,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更严重的破坏了道路的整体质量,使一条完整的道路千疮百孔,大大缩短了使用年限,令人病心疾首。为保证各管线(污水、雨水、电力、自来水、燃气、热力、路灯、交警信号)在道路竣工后立即就能投入使用,管线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打压、试通检验,对于出现问题的部位及时修补,避免在道路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大面积的破路修补,提高道路的整体性、美观性,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4、班组自检及隐蔽工程验收
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隐蔽工程验收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底基层施工、基层施工、混凝土垫层施工、雨水方沟砌筑及回填、污水管线的施工回填、社会综合管线施工等。隐蔽工程验收是杜绝质量隐患的主要检测手段,应按规范严格进行。
5、设置质量管理点及推行“样板”管理
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样板是一种标准楷模,样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样板要体现设计要求,达到指定的质量等级,把抽象的设计要求和繁复的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等具体化、实物化,使全体施工人员,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照。因而,推行样板管理是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在道路建设中出现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分项工程施工,因为施工经验不足,通过试验或做样板确定施工工艺就成为一种必要手段。在各分项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和熟练的操作工人做出实验段,特别是对于人行道板材镶贴,事先根据板材规格、规范要求和图纸设计图案以及结构实际尺寸划出排板设计图,然后再做样板。在“样板”通过验收确认能达到质量目标和操作工艺要求时,组织施工单位全体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使各施工单位不仅有直观的质量标准,而且可以通过“样板",总结操作经验,积累施工参数 ,从而按照“样板”质量标准进行推广施工。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进行质量监控,我们还需加强自身的技术素质,提高高质量意识,更加注重工程的“精细化”施工。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打造真正的精品、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工程质量控制概论》、《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浅谈施工质量监控的若干要素》
更多..通知公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