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建筑工人迈入“技能时代”
合肥90万建筑大军中技能型工人近八成
在今年的全省建筑技能“徽匠”大赛上,合肥选派6名代表出征,与来自全省各地的选手分别比拼镶贴、焊接、燃气具维修等建筑技能,全部获奖。他们从全市90万一线建筑工人中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据合肥市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处监测分析,目前合肥一线建筑大军中,技能型工人占近八成。
掌握一技之长
寻求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于收入倍增的激励。
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建筑市场上,包括镶贴、木工、架子工、电焊工、电工等在内的12个技能型工种,工人每天的平均工资已达约160元,且普遍执行8小时工作制,加班工资另算。技能型建筑工人之外,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小工,日均收入约100元。
“小工劳动强度大,收入比技能型工人低。”一名长期从事建筑业的项目经理告诉记者,近几年,建筑一线工人的工资都在不断上涨,但技能型工人的工资涨幅要远远大于体力型工人的工资涨幅。
据介绍,在我市建筑工人构成中,技能型工人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普遍占总工人数的约八成,在一些高层建筑、地铁工程等特殊项目,比重更高。
迈入“技能时代”
7年“大建设”,合肥建筑业产值持续增长。到2012年,合肥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占到了全省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合肥建筑业从业人员在2012年首次突破100万人大关,其中的约90万人直接从事一线施工。
“建筑业产值不断提高,一方面源于建筑项目数不断增多,另一方面是工人技能不断提升在带动。”市城乡建委建筑市场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分析,目前,全市建筑项目动态维持在5000个左右,这些项目上的工人,技能型占比呈上升趋势,单个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据了解,随着合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地铁等对施工技术含量要求高、施工机械化程度要求高的工程项目出现,合肥建筑市场对技能型工人的需求不断扩大,对纯体力劳动型的工人需求在减小。
升级势不可挡
放下锄头到工地,很多甚至连鸡窝都没垒过的农民,摇身一变就成了建筑工人,这是很长一个时期来城市建筑工人的真实写照。但目前,这种情况已发生变化。
据介绍,2007年起,合肥开始在建筑项目上设农民工业余学校,主要对建筑务工人员进行建筑职业技能和安全知识等的教育,从无到有,目前业余学校数量已达1400多家;为丰富教学内容,合肥在全市建筑工地普及农民工远程视频教学系统,此举被省住建厅在全省推广。
积极组织全市建筑技能大赛和参加全省“徽匠”大赛,也是不断提升一线建筑工人技能的一个手段。
“尽管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但合肥建筑工人的面貌在不断发生变化,工人技能在逐步提高。”市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合肥的天门湖家园公租房、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工程已经实现了住宅产业化施工,建筑部件在工厂里完成生产,施工现场只需数名建筑工人,就能完成安装,像“搭积木”一样。 (来源 合肥日报)
更多..通知公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