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尊:北京新高度的数字化精密打造

      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在过去几十年里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计算机、移动通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长期以来生活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数字技术也极大地提高了建筑设计控制的精确性,基于建筑系统的三维协同工作模式,基于建立高精度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模型,达到了对建筑精确化的控制目标。
      在数字化时代下,我们的建筑观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技术不但使建筑设计成果在表达上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思维。在建筑的美学追求、技术控制、产品加工和建造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数字技术是怎么改变设计的?在这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邵韦平以北京CBD Z15中国尊为例,向人们展示了利用数字技术精准打造的超高层建筑项目。在邵韦平看来,数字技术可以精确化地创造一个建筑秩序,建立更加完整的建筑系统,同时,还要应用强大的软件支持,包括Revit在内的CATIA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建立秩序目标下的强大基础平台。
      另外,这样的工作模式必须要依赖一种全方位的协同,它是所有参与方的协同,包括各个专业,也包括上下游的所有环节。基于系统化的设计思想,为建筑打造一个更加完整的建筑构架,这种构架就构成了工作的基础。

      中国尊的BIM实践
      从凤凰传媒到中国尊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过去若干年里已经有了很多的BIM实践,其中十分典型的就是凤凰传媒中心项目,这个项目完全依赖于对BIM的应用才得以顺利建成。由于BIM模型使得建筑师可以对所有技术环节进行精确的打造,“因此,在经过了大量BIM经验的积累之后,针对于北京CBD Z15中国尊项目,我们院也决定采用BIM进行建模。”邵韦平如是说。
      北京CBD Z15中国尊项目的位置在北京东侧,CBD核心区中轴线上。整个建筑高度528米,拥有地上35万平方米,地下8万多平方米,总共43万平方米的规模。“它的形态是两头大,中间收身,这样的设计在技术上还是很有挑战的。这是一个用地紧张的建筑,整个建筑就是由主楼组成,没有群房。”邵韦平说,“虽然这个建筑总体形态是比较周正和对称的,但是它在很多地方有很多精彩的细部处理。当然,作为超高层建筑,从整个技术定义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高层建筑,而是高层建筑集合体。我们便从技术上做了很多策划,比如根据避难和结构的要求,分成十个分区,除了分区之外,为了这个建筑更加便于管理,中间还分成若干组。我们希望这个建筑是由若干个建筑单元来构成,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混合体。其实,这种系统化的概念也是受到BIM的影响而产生的。这个结构体系不是按照常规的概念来完成的,它不是简单的结构板柱体系,而是超越楼层的概念,形成巨大的花篮框架。然后在巨框里分别再放二次结构,把楼板和一些重力部再放进去,整个从结构体系上来说,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形态构成。”
      当然,竖向系统也有其独特性,比如这里面运用了很多双层的穿梭电梯,电梯不是每一层都要停的,而是根据分区,把电梯分成若干组,大部分人流是通过穿梭梯先到达中间的转换区,再通过区间梯进行转换。这样复杂的交通体系如果没有BIM,的确是很难进行掌控的。
      北京CBD Z15中国尊项目拥有复杂的建筑系统,必须要进行精确的打造。同时还有很多技术上的挑战,想要应对这些挑战,除了依赖于北京院长期形成的技术经验,“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杀手锏,那就是BIM,这使我们可以有信心把这个技术牢牢控制在建筑师手中,让其能够经得起将来实践的检验。”邵韦平坦言。
      BIM上的实践策略
      对于BIM在北京CBD Z15中国尊项目上的应用来说,邵韦平详细介绍了BIM应用实践上的很多细节。首先建立了一个全专业全过程的模型,中间的方块是中心模型,这里面涉及很多环节,不同的系统,不同的雇佣方,不同的阶段都会有很多模型需求。中心模型是核心,所有工作都离不开中心模型的指导,所有都应该在这个统筹下展开。可以看到,不同的需求在几何控制系统下面的结构模型,包括建筑专业模型和机电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是不断分解展开的。
      为了实现精确化模型管理,必须打造一个针对这个项目特点的完整技术构架,建立这个系统的框架是很重要的技术亮点。为此,这个项目建立了完整的一套技术目录,每个模型对应的都有一个计划,并不是无序展开的,而是经过科学的管理,并进行一个特别自如的管控和不断展开的技术系统框架。
      要想建立一个有效的模型,必须对建筑进行精确的系统构建。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模型进行应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邵韦平表示,“我们专门为这个项目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包括协同手册,建筑系统框架图,设计编码手册,还包括模型标准和模型实施导则,后两项工作是在业主的统筹下开展的。这个标准是动态的,需要在不同阶段进行不断更新,我们在初步设计的25%、50%、100%的时候都进行了不断的修正。通过这个管控,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BIM体系。BIM建成之后还要保证它有效的运用,所以我们借助了一些项目管理系统。当然,我们应用的软件也很丰富,核心软件还是Revit,因为这个软件目前在建筑领域里是针对建筑的一个最成熟的软件。”
      在这个项目里,借助BIM技术,在建筑师层面上已经把结构的问题解决了,这是一个空前的成果。同时,对所有结构构建的几何体系也都进行了精确的描述,使得结构专业上的工作变得更加单一,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安全设计上,而不是在几何定位上做很多工作,这便是一个不同的结构体系。这样的模型更为将来的建造和经济成本计算创造了特别好的条件。
      除了模型之外,邵韦平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BIM是指信息模型,除了模型以外还有信息的问题。通过之前的实践可以见到一批数据,但还有一批数据在模型上无法直接得以生成,为此又提出了在模型之后要产生一些间接的信息需求,随后再把信息分为一个模型可直接生成的信息和需要二次再进行加工的信息。总而言之,这些信息都应该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要便于查询,因此,就必须建立一套信息提取的方式。
      BIM的轻量化概念
      如今,北京院为北京CBD Z15中国尊项目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信息模型,这个模型随着进程地不断深化,会变得越来越庞大,这也就带来了另外一个挑战,如何让其有效地被各方所使用。于是,邵韦平提出了轻量化的概念,就是尝试一种软件,可以让这样的超大模型进行超级轻量化,由于采用轻量化软件,可以把所有模型很快地在任何一个终端上表达出来,而且这个模型还可以进行操作。邵韦平说:“由于我们采取了这个措施,就可以让这个模型在与甲方进行沟通时充分发挥模型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在BIM应用上的新进展。”
      可以说,北京CBD Z15中国尊在多方的支持下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BIM应用的程度,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业主的支持在这里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BIM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必须让相关的利益方都能够共同参与,BIM不应该割裂成很多不同的模型,而应该有一个中央模型共同进行协同,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但是这样的计划已经是既定的方针。
      此外,由于BIM的介入,可以很好地做到全方位多团队的共同协同,基本上整个项目的大多数环节都在利用BIM,使BIM能够达到全面性和前瞻性。“与此同时,由于BIM的支持,使得我们整个施工图的交付大大拓展了原来的边界。我认为BIM模型应该在设计之初就介入,而不应该设计完再介入,如果只是起到一个搭建的作用,并没有参与到设计思维当中的话,那就不是全面性的BIM应用。所以我觉得要倡议必须在前期介入,使得模型的介入达到最大化。”邵韦平最后说。(来源中华建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