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城市规划师 老房子也有节能潜力

       他是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大师,独到的眼光与创新的思维让他在业内饱受赞誉;但他也是一位“守旧”的老外,在他看来,城市的老建筑群所缺乏的只是必要的改变,而非纯粹的推倒重来。
  本·西格斯教授,8年前受邀前来中国并居住在上海,在他看来,建筑应当是有生命的,只不过传统的建造埋没了它们与人们之间的融洽关系;相对于一味地新建环保舒适型建筑,他更看好改造材料与结构给城市旧建筑带来的升级潜力,或者说,让这些被轻视的旧房子“重获新生”。
  上海冬天室内本该更舒适
  深秋的上海,阴雨绵绵。与西格斯教授相约在一个阴冷的下午采访。坐在他的办公室里,虽然开着空调,记者却还是觉得冷飕飕的,这一点,很快被西格斯教授看穿。“冷吗?这就是目前绝大多数旧房子存在的问题。”西格斯说。
  一座在寒冷季节能给人温暖的房子,应该拥有厚实的墙,在建筑学上,这堵墙所起到的缓冲气温的作用通常表现为屋子的“保温性能”。但是,现实中更多的房屋在这方面显得能力匮乏,如果用红外线摄像机对着一个冬日午后坐在室内的人拍摄,你会发现,他的身体周围有一圈热量,但热量不断地被吸走。“因为四周的墙壁是冰冷的,它会不断从你身上吸走热量,热空气不断地从人体逃走,人自然会觉得在室内也非常寒冷。”上海建筑中存在的这个现象,让西格斯教授对家乡柏林的建筑非常怀念。由于建筑传统的关系,100年前柏林盖的房子就会用非常厚的墙,这样能有效防止屋内能量的流逝,让室内气温降得比室外慢,在冬天人们会更舒适。“柏林的年平均气温比上海低10℃,在上海的冬天应该比在柏林更舒服,但遗憾的是我并没这种感觉。”西格斯说。
  当然,墙并非越厚越好,否则在春天,阳光就无法温暖房屋。这个平衡度的把握同样至关重要。
  动动手脚 老房子获新生
  幸运的是,墙体厚实与否,并非从造好房子的那一刻起就无法更改。假设能让老房子的墙体变得更厚,屋顶的保温性能进一步提升,在舒适性能上,许多旧建筑不会逊色于新建的环保节能型房屋。这一件事,正是西格斯教授着手参与的项目。
  从2009年开始,在扬州城市综合提升战略计划中,西格斯和工作人员共同的目标是尽量在保留当地建筑特色的前提下,激活那些在环保、舒适领域沉睡已久的老宅。“有的房屋节能潜力可轻易提升10%,有的则可以提升20%-30%,人们需要做的,只是在地基、外墙和屋顶这些地方动一动手脚。”他的册子里记载着一个成功的案例。扬州广陵区琼花观社区文化里完成了一个用现代的手法 (如在庭院外墙使用保温门窗、使用低能耗照明等)为传统建筑进行改造的示范项目。它向人们展示了传统建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在不破坏建筑和街区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变得更加环保舒适。至于改造成本,由于房屋个体差异较大,较难估算。但从改造后的效果和投入的成本来看,这种改造并不昂贵。
  “如何让改造后的房屋被年轻人接受,是个问题。”西格斯非常清楚如今年轻人的思维。他们通常认为,高楼配空调,再加上宽广的视野,才是现代生活的标志。“真正的城市生活是市井的生活,是沿着街道开始的生活,而不是在75米的高空。老房子未必是不舒适的房子。”
  在西格斯看来,改造老房子兼具另一大好处,就是保护城市建筑群的多样性。如果推倒重建,开发商只是建造了大量外观一致的房屋,城市会变得单调。